書
《尼采:在世界轉折點上》 作者:周國平 *重讀
重讀的原因是準備面試,結果我發現在某校語文考試中我居然大量引用了。
《神話與詩》作者:聞一多 *很久以前讀過
順便列一下我看過的舊書,保送考我也引用了這個裡面的一些話,因為問題就是對**神話的理解。
我只是草草地看了20%,然後就苦逼地把書還給同學了,裡面是了八卦色彩很濃厚的神話研究,翻了一下豆瓣書摘我只是把很黃的段落摘抄了。⋯⋯
二十世紀的老學究們都太有趣了,正如之前看朱自清,現在看聞一多也是覺得中學教科書真的是高舉「抹黑名家」旗幟,選的都是有點冒酸氣的文章,只有文學性而沒有學術性的作品⋯⋯不過魯迅的作品真的怎麼選都會讓人震撼呢。
粵教版現代散文選最喜歡的兩篇就是劉亮程和張曉風,兩位的作品我都在圖書館借過,前者是《劉亮程散文 下》(不要問我為什麼借不到上),後者是《一一風荷舉》,感覺寫得最好還是選中的那兩篇《寒風吹徹》和《只因為年輕啊》。
《安藤忠雄論建築》作者:安藤忠雄
看了50%,總覺得看建築類的書籍很累,看書中羅列了不少內容、主義,但並不是我想獲取的資訊。或者說,他表達的東西跟我所知道的建築距離甚遠⋯⋯又或者說這類書只是寫給專業人士看的吧。
《我去!拉薩》作者:唐龍
先是在購書中心看的,津津有味地讀了很久。如你所見,是一個騎行川藏線的遊記。
優點是,文筆雖不優美,但確實讓人捧腹大笑,發現duokan.com有電子版,果斷入。多看顯示效果厲害死了!!完爆豆瓣讀書,但同樣的缺點是,好書太少,或者去掉定語也是成立的,書太少。
還讓我直觀地理解到,捧著再牛逼的單反也可以拍出來一樣挫爆了的照片。不過作者一行是重騎行而非攝影,拍照只是一個輔助功能吧。
《孤獨六講》作者:蔣勛
蒋勋的碎碎念最可恶的地方就是插入自己写过的作品阿——这种王婆卖瓜的感觉是怎么回事,引用各种作品情节阿——最讨厌剧透了!
暴力的定义也一直在引申中旋转,要看出个所以然来是不可能的,理清脉络更是不可能。
所以只能够带着筛选器去读一下他零星散落的一些思想——多半是很老很旧的。
在豆瓣寫的。
《百年美文 讀書篇》編者:季羨林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次他傍着灯看书,洋灯装有油,但是不亮,那是灯芯短了。于是他想到《伊索寓言》里那只乌鸦要喝瓶里的水,瓶口小够不着,偏衔石投瓶中,水乃上来,这位朋友是懂得化学的,于是加水入灯中,油乃碰到灯芯。
胡适之你想多了吧,不过好可爱呀www。
苏东坡曾云,纸窗竹屋,灯火青荧,时于此间,得少佳趣。 这样的情景实在很有意思的,大抵这灯当是读书灯,用清油注瓦盏中令满,灯芯作炷,点之光甚清寒,有青荧之意,宜于读书,消遣世虑。
喜欢桔黄的灯光,白色光刺眼得难以忍受。
周作人的文笔甚是流畅,犹如一汪清泉汩汩而涌。
察明同类之狂妄和愚昧,与思索个人的老死病苦,一样是伟大的事业。虚空尽由他虚空,知道他是虚空,而又偏去追迹,去察明,那么这是很有意义的,这实在可以当得起说是伟大的捕风。
我又照搬了我在豆瓣的書摘了,這本書是近代(在文藝領域的)學霸寫的關於讀書的建議和心得,還有莫言呢(不過我沒看他那篇),最大的收獲是發現了胡適之又賣萌,並且認識了周作人。
《夜讀抄》作者:周作人
專門找他的來看了。
其實我只看了幾十頁,為了證明上一本書的周作人給我留下多麼深刻的印象,所以把書列進來,詳細感想大概會在下一篇的紀錄。
影
《新世界より》/《自新世界》
我把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看新番上,强推《新世界より》。
我第一次看到中文譯名的時候,奇怪地斷句為「自新」、「世界」,需要改過自新的世界XD?
所以立即心中就把它定位為高端洋氣上檔次的內涵大番組,而事實也的確是。
詳細評價會單獨寫一篇blog的吧,敬請期待。
《Life of Pi》
去電影院看了一發《Life of Pi》,畫面美慘。說到3D效果,肯定要跟《Avatar》作比較。Avatar色彩更斑斕,直接運用技術構造了一個新的世界。而且當時我看的是IMAX 3D,視覺效果顯然比普通3D好。但是Pi就不同了,那種美是觸碰心靈的美(無法言喻),螢光的海夜和平靜的橙黃色黃昏,是屬於現實的美。
看到這個畫面的時候,我心裡面就想到了朱光潛寫的--
痛苦到极点想死,一切自杀者可以为证;快乐到极点也还是想死,我自己就有一两次这样的经验,一次是在二十余年前一个中秋前后,我乘船到上海,夜里经过焦山,那时候大月亮正照着山上的庙和树,江里的细浪像金线在轻轻地翻滚,我一个人在甲板上走,船上原是载满了人,我不觉得有一个人,我心里那时候也有那万里无云,水月澄莹的景象,于是非常喜悦,于是突然起了脱离这个世界的愿望。另外一次也是在秋天,时间是傍晚,我在北海里的白塔顶上望北平城里底楼台烟树,望到西郊的远山,望到将要下去的红烈烈的太阳,想起李白「西风残照,汉家陵阙」那两个名句,觉得目前的境界真是苍凉而雄伟,当时我也感觉到我不应该再留在这个世界里。我自信我的精神正常,但是这两次想死的意念真来得突兀。诗人济慈在《夜莺歌》里于欣赏一个极幽美的夜景之后,也表示过同样的愿望,他说: Now more than ever seems it rich to die.
雖然跟朱光潛所寫的畫面不全相同,但是那種靜謐之感是相通的。我在思考,如果每天面對著死亡,那麼這種景色會加速心理崩壞吧。
「劇透開始,慎入」
我是奇幻HOLIC(雖然不打WOW等遊戲但是很喜歡DND世界觀設定XD),所以一直以為Pi是個奇幻片,以至於Pi講第二個故事的時候,我只聯想到太宰治的《人間失格》裡面主角為了應付來採訪的記者所以故意編造一個假的故事這種情節,也自自然然認為第一個故事才是真的。
直到電影最後反覆強調願意相信哪個故事的時候,我才意識到,第二個故事才是真的吧⋯⋯然後當然沒有觀察到什麼無人島就是母親的屍體這麼高端的暗喻,真是殘忍的電影啊。
「劇透結束」
所以到這裡我才真心佩服李安,作為簡奧斯汀fan我居然對他的《理智與情感》一點感覺都沒有。
音
由於水平問題我就不在這系列文章談論古典樂了。
最近在聽岡崎律子,律子姐姐的聲音和作曲才華虐爆現在99%的歌手。雖然我很想用通感的手法來描述一下她的曲目,但⋯⋯還是放個我最喜歡的歌吧。
好了這篇文章斷斷續續寫了一個月,希望能堅持記錄吧。求交流,最好是在到原Bo留言啦,方便檢閱。
文艺少女Ylen酱!
bump~